Search this site
Embedded Files
Skip to main content
Skip to navigation
渥太华陈式太极学会
主页
学会快讯
老师讲坛
以拳会友
名家论拳
Membership & Classes
Sponsors
English
渥太华陈式太极学会
主页
学会快讯
老师讲坛
以拳会友
名家论拳
Membership & Classes
Sponsors
English
More
主页
学会快讯
老师讲坛
以拳会友
名家论拳
Membership & Classes
Sponsors
English
渥太华的太极学会及教师队伍
--
张新薇
渥太华的太极拳活动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到现在已经经历半个多世纪。黄自健先生联合太极爱好者,共同创建了太极学会,积极组织推广太极拳。比如邀请老师授课,安排练拳场地,有时也邀请太极名家做有关拳理和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, 使得太极拳运动在渥太华得以进一步发展。
良好的教师队伍及活动形式,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。2011年,来自河南开封的王桂荣老师来渥太华探亲,她曾是陈氏太极拳传人石磊老先生的弟子。据说她年轻时,在工厂工作,身体比较弱,后来师从石磊先生后,长期的锻炼,身体慢慢的好起来。来到渥太华后,王老师陆续开办了多个太极培训班,并参加学会,进一步推动太极拳运动在渥太华的发展。
石磊先生,武术八段。他治学严谨,默默耕耘,诚信待人。石磊先生对太极拳理论孜孜以求50余载,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完成了“陈鑫拳法综述“著作。在此著作中,凝聚了他的心血。虽然他在2022年,98岁高龄时驾鹤西去,但他培养了大批陈式太极拳的学生,几乎遍布全国,甚至传到海外。他的不少弟子也对太极拳传承做出了成绩。名师出高徒一点也不假。
目前,渥太华陈式太极学会举办的太极班有高级班,中级班和初级班。高级班由王桂荣老师亲自教授。中级班由王老师的夫君季宝顺老师带领,初级班由梁国荣老师教。英语教学由李继棕负责。
高级班、中级班和初级班不是硬性规定的,完全是自然形成的。由自己的感觉决定。你自己认为能跟上,你就跟着高级班学,如果有点吃力,可以到中级班。感到有些细节还需要再推敲,也可以临时到初级班继续完善。
高级班的大部分学员已有5年的学拳历史,有的学员甚至有10多年的练习经历。许多学员的动作已经做到自如流畅,柔中有刚。通常王老师先自己示范几遍,然后由学员练习,一对一教学。每一个动作严格把关,督促大家练对练好。太极拳招式的名称,既象形,也朗朗上口,如金刚捣碓、单鞭、搂膝拗步、白鹅亮翅、退步跨虎、金鸡独立和野马分鬃等。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隐含某种含意,细想起来,其乐无穷。中级班的学员目前已学了很多招式,有的已学完但还跟着季老师进一步改进动作。季老师不仅有实践,还有理论。据传他是在50岁以后才开始练的。到现在也有20多年的历史。初学班的学员主要是新学员,刚开始学不久。目前由李继棕和梁国荣两位老师授课,他们原来也是王老师的学生。梁国荣老师是在2015年开始师从王桂荣老师的。他在美国念书时,就对太极拳感兴趣,曾买了许多书籍自学。后来遇到王老师后,如鱼得水,系统的学习。体会很深。即使疫情期间,也没有停止,线上学习。他在教学中通常会结合自己的体会讲授。耐心细致。还能用国语,英语和粤语教学,使来自不同地域的人都能理解。比如来自香港的人偏爱粤语,来自大陆的人喜欢国语。李继棕是王老师的早期学生,他把太极拳知识译成英文,为英语学员传授太极。
太极拳通常在周末授课。风和日丽时,太极拳授课安排在公园,天气恶劣时改在 Bayshore 商场的公用大厅进行。为了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和练习机会,今年春季开始,在星期四晚上也举办了网上授课,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太极拳是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它的动作舒缓轻灵,刚柔相济,活动全身关节,还通过锻炼意念来引导动作,这和印度的瑜伽有些相似,很适合中老年练习,这两者都是风靡世界的健身运动。有人比喻,练太极拳如空气中游泳。需要协调手、眼、身法、步法,做到上下相随,节节贯穿,促进提高身体协调能力。
陈式太极拳还有大架小架之分。类似于书法艺术中颜体和欧体楷书的区别。除陈式以外,还有杨式,孙式,吴式和武式等不同流派。老师建议,还是专一较好。
王老师和季老师是伉俪教员,而学员中也有6对夫妻。黄梅戏的天仙配剧,其中有段唱词‘
“夫妻双双把家还,寒窑虽破,能避风雨“。而我们自嘲调侃说:“夫妻双双把太极练,既锻炼身体,又增进感情。”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
Page details
Page updated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